杭州法律咨询
网站首页  |  诉讼指南  |  经济合同  |  公司股权  |  交通事故  |  离婚纠纷  |  建筑工程  |  连锁加盟  |  
刑事辩护  |  劳动仲裁  |  法律顾问  |  三板上市  |  房产纠纷  |  法律文书  |  网购侵权  |  诉讼代理  |  旅游纠纷  |  所有文章
 
 
旅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
   

始于2022年之初的这波疫情,使国内旅游恢复的步伐再次受阻。刚刚过去的2022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26.2%和30.9%,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68.0%和39.2%。

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但在过去两年中,这种影响随着疫情的反复而程度不同。如2021年的清明节假期,因疫情控制相对较好,曾一度出现相较2020年同期的爆发式增长态势,全国国内旅游人次及收入达到1.02亿人次和271.68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144.6%和228.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5%和56.7%。

再如,2021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达2.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分别比2020年同期增长119.7%和138.1%,按可比口径统计,旅游人次甚至超过2019年疫情前,达到2019年同期的103.2%,国内旅游收入也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7.0%。

再看2021年“端午”假期的数据,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4.3亿元,分别比2020年同期增长94.1%和139.7%,按可比口径比较,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7%和74.8%。

综合旅游消费的上半年主要节假日数据分析,2021年全国虽有疫情零星散发,但整体疫情防控形势相对较好,旅游市场已出现稳步复苏迹象,但是,2022年再来的这波疫情,中断了旅游业可能复苏的轨迹。

自今年春节后至今,全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6万例,波及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我们无从判断疫情最终消失的时间,但按照目前本轮疫情的防控形势,可能会影响到2022年“五一”和“端午”假期的旅游市场。

“清明”“五一”“端午”三个小长假本是上半年带动旅游市场的关键有利节点,往往也是正常年份旅游市场消费的晴雨表,但是由于本轮疫情防控的复杂与困难,2022年旅游市场将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本已举步维艰的旅游企业雪上加霜。

疫情两年多的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已出台了若干支持旅游产业恢复及纾困政策,涵盖了为文旅企业减税降费、支持减租和金融支持、保证金扶持、缓缴失业险及工伤险等多方面措施。恢复发展及纾困帮扶政策当然是支撑旅游企业“活下来”的重要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旅游市场恢复运行。

一、旅游企业如何自救

一是最大化地压缩成本与适时、适度、适当融资,在尽可能保障专业人才队伍不流失与核心竞争力不减弱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成本,用好各种减费降税、缓交保险等政策,让自己“失血”的速度尽可能慢些。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可以考虑引进战略投资,用好金融支持政策,适度稳妥地进行信贷、担保、基金融资,为自己“输血”续命。

二是做好产品升级以及精准市场开发。根据旅游产业各细分行业特点,结合旅游内涵深刻化与丰富化、旅游业态个性化与多元化、旅游市场细分化与品质化、旅游服务综合化与一体化等趋势,在提升旅游产品内涵与品质上下功夫,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抓好疫情窗口期,精准有效地开发市场。借鉴景区普遍采取的“预约、限量、错峰、有序”等管理模式,做好旅游服务,尽可能地刺激当期现金流,提升当下“造血”能力。同时,旅游企业也要明了形势——疫情严重抑制了有效的旅游消费需求,一旦疫情过去(虽不知什么时间),并未过多减损的旅游消费能力和可能存在的“报复性”旅游消费意愿必将使旅游市场迎来高潮,只有自身本领够硬,才能接得住届时的行市,因此旅游企业还得强化面对未来放量市场的“造血”能力。

三是探索新的经营模式与融合发展路径。一方面,大力开展捆绑经营、品牌联营、线上线下联动等经营模式,共同开发旅游市场,争取抱团取暖。另一方面,加强旅游与科技、文化等领域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数字化、智慧化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提升企业管理、运营、服务能力与水平,为自身发展寻找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强化自身“活血”功能。

二、各级政府如何出手

一是落实好当前的旅游业恢复发展及纾困扶持政策。2月18日,国家十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帮扶行业。3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抓好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纾困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重点提出做好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在旅游业领域的落地服务、推动普惠金融政策在旅游业领域加快落实、落实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政策“免申即享”,重点强调精准防控,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旅游业恢复发展工作。国家层面的新政既是过往政策的延续,又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了新的政策举措,政策的时效性、精准性、务实性都很足,各地方需要积极、主动、有效地落实,真正发挥好政策“压舱石”作用。

二是针对当期有效需求不足的本质问题,研究更大尺度的产业促进政策。未来旅游市场可期,但当下的许多旅游企业可能“熬”不到市场恢复期。当前的政策更多聚焦纾困帮扶方面,难以启动市场循环。对此,各级政府可以探索推出支持旅游产品“预付费”机制,让消费者预付部分未来旅游消费资金,助力旅游企业渡过当下难关,同时也使旅游企业进一步锁定未来消费市场,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促进市场循环。当然,此政策需要进行系统的设计,重点应预防预付资金到期难以兑现有效旅游服务的风险,可以考虑和旅游企业信用挂钩、经营保险托底、专用账户管理等多项并进的系统化举措,使未来的旅游消费资金安全、稳妥、有序地进入当期萎靡的旅游市场,真正启动旅游市场正向循环,以大尺度的探索,有效发挥政策“助推器”作用。

三是动态跟踪分析旅游业新情况,并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新问题的新措施。一方面,加强与相关行会组织沟通协调,动态掌握旅游企业的发展困难、需求及政策获得感,及时修订补充政策措施,提升旅游产业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抓好旅游市场经营恢复的同时,抓好市场秩序整治。依据2003年“非典”疫情经验,在疫情阶段,迫于部分旅游企业生存压力等原因,极易出现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不当经营及不讲诚信等情况,因此必须在政策层面做好预防,发挥好行业监督监管作用,使文旅行业能够驶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杭州法律咨询
 
杭州律师咨询 杭州法律咨询 杭州律师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杭州法律咨询网 Copyright © 2005-2010 浙ICP备05000001号 本站律师:骆军军
手机:13777805857  E-mail:zjlawyer@gmail.com 办公地址:杭州市古墩路701号紫金广场C座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