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律师执业风险防范
作者:骆军军律师
一、与委托人、被告人亲属委托风险防范
1、办理刑事案件一律不得签订风险服务合同。
2、根据我国刑诉法解释及相关保密法的规定,案件审结前的案卷属于国家秘密,按照等级划分属秘密级,律师不得以复印或其他方式向委托人、被告人亲属提供。
3、律师接受委托后,一定要勤勉尽责,不得怠于履行职责。如不得怠于调查取证、不得耽误开庭,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提交诉讼文书的期限及其他相关程序性规定。
二、取证风险防范
1、侦查阶段
(1)律师在案件的侦查阶段不得调查取证
2、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
(1)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辩护律师只有经过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依法取得办案机关书面同意的相关手续,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才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2)如果律师需调查取证,为避免风险,应尽可能申请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收集调查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3)律师在调查取证时,必须由两人进行,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最好能录音,对重要的证据有条件可以录像或请公证人员到场公证、或请相关单位和组织派员、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在场见证。
(4)律师调查取证时,应当向证人单独取证,不得向多个证人同时取证,并告知不得与其他证人讨论案件事实。向未成年证人取证时,应有监护人在场,并请监护人在笔录上签字。
(5)合法、规范制作调查笔录。明确告知并记录证人故意作伪证要承担法律责任。所有调查材料中均应有律师对被调查人要求如实提供证言和被调查人同意接受调查的记载,证人应当在其认可的证言上逐页签名,涂改的地方应有证人补正的笔迹。如有证据需在开庭时质证,应提前向人民法院确认提交证据的期限。
(6)对事关案件重要事实的证人(尤其是以言词证据为主要定案依据的案件的证人)取证后,最好将该调查笔录作为申请该证人出庭的依据和理由。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尽量不提取、不使用证人自书的证言,至少将自书的证言和调查笔录一并提交,或者将自书的证言作为调查询问或出庭作证的依据和理由。
(7)律师不得为使取保候审的申请得到批准而提供虚假证据或者指使他人提供虚假证据。
(8)律师不得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样诉讼活动的行为。
(9)律师不得毁灭、伪造证据,也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
三、会见犯罪嫌疑人的风险防范
1、未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律师不得向司法机关出示或者提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利的材料和证据,法律、法规有规定的除外。
2、会见当事人应由两名律师(或律师和实习律师)进行。
3、律师在会见犯罪疑人、被告人时,要遵守有关规定,不得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亲属或者非律师一同会见;未经看守机关同意,不得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传递任何物品;不得将通信工具借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未经允许,不得拍照、摄像。
4、律师在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得威胁、引诱、欺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背事实改变陈述;不得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串供提供方便。
5、律师不得以诱导、暗示的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在了解案情和提供咨询时正面了解,正面回答,不应采用暗示的方法。
6、律师不得泄露案件秘密。律师应对案情保密,妥善保管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做的笔录。
7、 律师在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注意监所安全、保护自身安全以及防止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脱逃、自杀。律师应当严格遵守监所管理规定。
四、刑事辩护中其他风险防范
1、律师尽可能不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作保证人。
2、 承办案件期间,律师不得在非工作期间、非工作场所,会见承办案件的侦查、检察、审判人员。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 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