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财产罪相关问题概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刑事辩护

侵犯财产罪相关问题概述

作者:骆军军律师

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侵犯财产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合法所有关系,要注意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2)客观要件表现为实施了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是特殊主体。根据刑法规定,犯抢劫罪、惯窃罪等,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必须是出于故意。公共财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保证;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是保证公民生活幸福、工作安心的基本条件。因此,同侵犯财产罪作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侵犯财产罪的刑法条文从第263条至第276条,共14个条文,有12个罪名。侵犯财产罪根据其不同的行为特征,可以划分为四小类犯罪:

  第一类,强制型侵犯财产的犯罪;

  第二类,盗窃、诈骗型侵犯财产的犯罪;

  第三类,侵占、挪用型侵犯财产的犯罪;

  第四类,毁坏、破坏型侵犯财产的犯罪。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 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