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订的《规定》。
根据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09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新修订的《规定》。 民间借贷是除以贷款业务为业的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之间订立的,以资金的出借及本金、利息返还为主要权利义务
-
最高法发布新修订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全文
最高法发布新修订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全文) (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09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修正,该修正自2020年8月20日起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18号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文号】法释〔2015〕18号 【发布日期】2015-08-06 【生效日期】2015-09-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司法解释 【文件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5年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 法释〔2015〕18号
-
《关于依法严厉打击与民间借贷相关的刑事犯罪强化民间借贷协同治理的会议纪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司法厅 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 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依法严厉打击与民间借贷相关的刑事犯罪强化民间借贷协同治理的会议纪要》的通知 浙高法〔2018〕192号 各市、县、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分局)、司法局、
-
职业放贷人的认定标准及被认定为职业放贷人后的法律后果
“职业放贷人”通过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资金以赚取高额利息,出借行为具有反复性、经常性,借款目的具有营业性,系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经常性的贷款业务,且往往伴随着高利贷、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他人资金、暴力收贷等违法犯罪行为,但是职业放贷人并不等同于“套路贷”,“套路贷”是犯罪嫌
-
哪些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哪些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有以下特点:一是,行为人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二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了欺诈手段;三是,合同诈骗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合同”主要是指受法律保护的各类经济合同,如供销合同、借贷合同等。只要行为人在订立、
-
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指的是合同严重欠缺有效要件,绝对不许按当事人合意的内容赋予法律效果。《合同法》确立了鼓励交易原则,对合同效力不轻易作无效认定,只在该法第52条、53条规定了合同或合同中有关条款无效的情形。 一、合同无效的五种情形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
-
合同撤销和解除的区别
合同解除和合同撤销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在于:(1)合同的解除是针对有效合同而言,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出现了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事由,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合同的撤销是针对可撤销合同而言,合同被撤销成为无效合同,不被撤销则是有效的。(2)合同解除后法律关系归于消灭,而
-
合同撤销的法定原因
一、合同撤销的法定原因 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下列情况下合同可撤销: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
-
合同撤销权的8种情形??
一、八种合同撤销权的情形是什么 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合同可撤销的原因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五种情形。 并且特别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损害国家利益的才作为合同无效的原因。很显然,《合同法》关于合同可以撤销的原因,采取有别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