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

作者:骆军军律师

房地产产业目前在我国方兴未艾,房地产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进程,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由于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也必然面临法律风险。房地产企业如何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尤其是法律风险,是每个房地产企业不容忽略的重大课题。


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现行的法律风险
       
房地产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造成与法律规定、合同约定相悖并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可能。房地产开发经营从获得土地、动迁、市政配套到工程的设计、施工、销售及物业管理,投资周期长,涉及的规则浩繁,程序复杂,房地产企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在所难免。

房地产企业的风险主要有:一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风险; 二是项目开发的法律风险; 三是市场风险;四是不可抗力的风险。在这四个风险中,法律风险是最容易控制和防范的,也是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而其它三个风险都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只能作事先预测尽可能地避免它发生。而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形式为:(一)土地受让阶段的风险,主要因土地受让等引起的纠纷;(二)成立项目公司阶段,因双方、三方甚至多方联建、合作产生的纠纷;(三)房屋拆迁阶段,主要与被拆迁人之间产生的纠纷;(四)前期开发阶段,与建设承包商产生的纠纷、因规划、设计、公摊面积等引发的纠纷以及因项目抵押引起的法律风险;(五)房屋销售阶段,主要有因认购、预付款发生的纠纷、房款按揭还贷纠纷;(六)接管验收及收楼后后期管理期间发生的纠纷,主要有不符合收楼条件引起的纠纷、延期办理产权证引起的纠纷、因房屋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与建设公司工程保修发生的纠纷等。

 

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首先, 建立完善的项目运作体系。 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公司设立的依据、前期的各种报建手续、各项工作流程等等都要规范,形成体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

其次是房地产企业应建立以合同为中心的内部管理体系。完善对合作对方履约信用和能力的审查机制;完善对合同的定价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招投标、审核价制度;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制作公司自用的各种规范性的示范固定合同文本;对公司管理人员及相关经办人员组织合同规范运作的专业培训;建立公司合同跟踪、付款的监督、保护机制和办法。培养企业每位成员都具有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再次,房地产企业应充分发挥律师在合同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让律师参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过程。律师参与房地产开发,交易,把好法律关,把好合同关,就能有效地预防法律风险的产生。如果律师从项目的开始就介入,从土地的取得直至房地产销售、租赁、包括重要合同的谈判、文件的起草、合同的签订、合作对象资信调查、各项证照的审核等。这样在签订合同之前有效避免合同的失误和疏漏,即使产生诉讼,也能做到准备充分,使律师成为帮助房地产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好帮手。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 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