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届法医临床鉴定业务研讨会会议纪要》(2008年1月14日)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交通事故

《浙江省首届法医临床鉴定业务研讨会会议纪要》(2008年1月14日)

作者:骆军军律师

浙江省首届法医临床鉴定业务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7年9月27日至29日,浙江省首届法医临床鉴定业务研讨会在宁波市召开。宁波诚和司法鉴定所、宁波崇新司法鉴定所、宁波三益司法鉴定所等12家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行政部门司法鉴定管理部门1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各类伤残等级鉴定的标准适用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现纪要如下:
  一、关于各类伤残等级鉴定的标准适用问题
  根据省委政法委关于各类伤残等级鉴定适用技术标准的意见,重申交通事故的伤残评定必须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鉴定》标准进行,工伤事故的伤残评定必须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其他人身损害的伤残评定必须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浙高法〔2004〕264号)的要求进行,不交叉适用或混用。


  二、关于“治疗终结”及伤残等级评定原则、鉴定时机把握问题
  治疗终结是指被鉴定人损伤经治疗后,已经达到临床医学所指的临床效果稳定(或稳定状态)。伤残等级评定(护理依赖程度评定)原则应以损伤直接造成的后果及相关的并发症、后遗症为依据。对间接因果关系(包括诱发因素)等造成的结果,或对伤、病并存且伤病对损伤后果难以区分的以及因其他因素(如延误治疗、医疗过错等)造成后果明显加重的,不作伤残等级评定,但必须在鉴定意见中分析因果关系。
鉴定时机把握,应按各伤残鉴定标准规定的适用条件进行鉴定。对因损伤造成神经功能障碍、颅脑损伤后遗留智能损害等一般应在伤后6个月后鉴定;对因损伤造成影响容貌、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和对组织器官损伤、骨折致功能障碍,应在伤后3-6个月后鉴定,但存在骨折内固定并需要拆除内固定的应在拆除后1-2个月后鉴定;涉及颅脑损伤后出现外伤性癫痫,应在伤后出现癫痫症状并经系统治疗达各伤残鉴定标准规定的期限后作出鉴定。

 
  三、关于损伤(或疾病)与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问题
  伤病(残)关系是指现有损伤与原有疾病(伤残)在现存后果或结局中的相互关系。伤病(残)关系判定分为五种情形:一是完全由疾病所致;二是疾病为主要作用,损伤为次要作用;三是疾病与损伤同等作用;四是损伤为主要作用,疾病为次要作用;五是完全由损伤所致。在作伤病因果关系分析时,须在鉴定意见中作出属于上述何种情形的判定。


  四、关于鉴定标准中若干条款的适用问题
  (一)对视力、听力障碍的认定,首先必须要有损伤病理基础支持,其次应依据主观视力、听力检测(如视力表、电脑验光、纯音测听、语言测听等)和客观视力、听力检测(如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流图、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耳蜗电图、声发射等)等多种方法测试结果,排除伪盲、伪聋,综合判断。不能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所测反应阈直接作为真实听阈。
  (二)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必须要有损伤病理基础,同时应考虑肢体实际综合功能的丧失程度。对适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鉴定》标准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视为该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三)皮肤损伤后行自体皮植皮,取皮处遗留瘢痕的,可与损伤瘢痕一并计算。
  (四)关于伤残等级的晋级问题,必须严格按照鉴定标准的要求进行,不能拔高。

 
  五、关于鉴定标准中若干专业术语的理解问题
  (一)骺板骨折是指青少年四肢长骨尚未愈合情况而言。评定伤残时应把握:一是被鉴定人必须是青少年,二是影像学显示骨骺未闭合且骨折线穿越(或累及)骺板。
  (二)椎体压缩性骨折与粉碎性骨折的区别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椎体高度变低(往往是椎体的一侧)。诊断椎体爆裂性骨折,并在椎体CT片上表现为骨折线在二条以上,且骨折线贯穿骨皮质的,可作为椎体粉碎性骨折。
  (三)《道标》4.10.1.a条款所指的神经功能障碍,不包括神经症。评定时应着重把握具有颅脑损伤的病理基础。


  六、关于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鉴定权限问题
  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鉴定属于法医精神病鉴定范围。对单独涉及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鉴定的,应由具有法医精神病鉴定执业类别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其他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对涉及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鉴定并有其他伤残等级评定的综合鉴定,具有法医临床鉴定执业类别的司法鉴定机构若无法医精神病鉴定执业类别,应将涉及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鉴定委托具有该执业类别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并根据该执业类别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意见出具综合鉴定意见。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 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