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如何定罪量刑?两高出台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上述问题给出答案。 何为“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
5被告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刑
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案件,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被告人戴某发、郑某某等5人四年至二年二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18年,被告人戴某发召集被告人王某等人合伙经营网络非法放贷业务。在非法放贷过程中,戴某发等人要求客户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财产信息以及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怎么判? 一、背景: 相信大家都接到过各种推销电话,诈骗电话。细心一点的朋友会发现这些颠换往往非常精准,他知道你要买房,知道你刚生小孩,知道你有贷款要还……对此2016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男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获刑3年还要公开赔礼道歉
《民法总则》规定,组合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日前,浙江杭州经开区法院对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9年间,被告人潘某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杭州钱塘新区东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标准研究
为了打击愈加猖狂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行为,2009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七)》将出售、非法提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认定为犯罪,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奠定了刑法基础。但时隔六年以来,立法再无新增相关的法律条文或司法解释对本罪的具体认定予以规范,造成司法实践中对于本罪的适用存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如何认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如何认定? 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其地位和作用正在不断凸显。但近年来,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日益突出,互联网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愈加泛滥,那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如何认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如下: (一)出售或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法发〔2021〕22号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 为进一步依法严厉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其上下游关联犯罪实行全链条、全
-
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刑事保护----假冒注册商标案
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刑事保护----假冒注册商标案 裁判要旨 地理标志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客体之一,在申请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可受我国商标法及刑法的保护。行为人在侵权商品上同时使用自己的商标及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侵权者
-
如何认定被告人主观方面具有诈骗故意?
如何认定被告人主观方面具有诈骗故意? 裁判要旨 认定被告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诈骗故意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既往经历、行为次数和手段、与他人关系、是否故意规避调查等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定。 【案情】 被告人马宝林以前曾参加过“民族大业”活动。2018年9月左右,所谓的“海外老人
-
假冒毒品交易成功应认定贩卖毒品未遂?
假冒毒品交易成功应认定贩卖毒品未遂? 【案情】 群众张某举报被告人徐某贩卖毒品,民警即安排其与被告人徐某联系购买毒品。当日14时许,被告人徐某与举报人来到单车行门口,徐某以人民币500元的价格将一小包白色粉末当作毒品海洛因(俗称“白粉”)贩卖给举报人。交易完成后,伏击民警当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