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在共同犯罪甲起较小作用的人,妻求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决于从犯的作用)虽术是荆涤莳明文规定,却是对刑法第26条至第29条进行体系解释得出的合理结论。如果行为人起先是被胁迫参加共同
-
对从犯、胁从犯应如何处罚?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是胁从犯。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教唆犯应如何处罚?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
关于法定不起诉的条件?
区别于酌定不起诉是拥有诉权而予以舍弃,法定不起诉是起诉机关对案件没有诉权或者丧失诉权,因此而不提起公诉。凡符合绝对不起诉条件的案件,检察机关都应作出不起诉决定,而无自由裁量的余地。我国法律规定与其他国家关于法定不起诉的条件较为一致。包括: 1.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
-
法定不起诉包括哪几种情况?
一、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刑事处罚的。
-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
我国刑法既规定了“死刑”(实际指死刑立即执行)又规定了死缓,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哪些情况应该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哪些情况应该是用死缓呢?审判机关在审判实践中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是否存在“疑罪”的情况。比如一个案件事实完全清楚、证据完全充分、则可以直接判为死刑立
-
侦查终结的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移送审查起诉或者案件的处理决定.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侦查终结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应当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
-
案件侦查终结后都要移送起诉吗?
案件侦查终结后不一定都要移送起诉。侦查终结后,对案件如何处理,分为两种情况: 1.移送审查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因此,公安机关在对案件经
-
侦查终结的程序
制作侦查终结报告并报批。侦查终结的案件,侦查人员应当制作《结案报告》,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支队级以上边防部门负责人批准,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结案报告》的内容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是否采取了强制措施及其理由;案件事实和证据;法律依据和处理
-
什么是侦查终结?
侦查终结,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进行一系列的侦查活动以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足以做出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犯罪情节轻重以及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结论时,决定结束侦查并对案件做出处理决定的诉讼活动。
-
司法解读逮捕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 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